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面向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深入推进培养机制改革,激励在读学生勤奋学习、专心科研、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是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
李惠同学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2010年9月以年级排名1/176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获得了山东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并于同月底以推免研究生笔试、面试总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为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李福印教授,专攻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语义学。经过一年的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她的平均学习成绩为90.3分,居于语言学班之首。2012年5月,她参加了IELTS雅思考试,取得了总分8.0的成绩,相当于托福115分。
本着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李惠认真对待每一次学期论文,其中两篇“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力动态研究--以‘尽管’一词为例”以及“用焦点-背景理论解读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从属复合句”分别被国内的两家国家级期刊于2012年3月和4月录用发表;同时,她的“Two Approaches to Relevance: Relevance Theory and Global Workspace Theory”一文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录用。
李惠参加了2011年在西安举行的ICLC11第十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并协同导师李福印教授在大会上作了关于汉语运动事件的报告,获得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人员的肯定。该会议每两年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举行一次,是认知语言学领域内的最高级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她广泛听取了认知语言学不同研究方向的发言与报告,了解了认知语言学领域内的最前沿研究,结识了如Leonard Talmy,Ronald Langacker, 以及Chris Sinha等国际知名学者。
李惠的论文摘要“A Corpus-Based Study of Force Dynamics in Modern Chinese”, “C-E and E-C Translation of Color Term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A Corpus-Based Approach”, 以及“The Directionality of Fictive Mo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How Native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Ages Differ in the Directions of Fictive Motion in Number Counting”等于2012年1月至7月分别通过了在英国伦敦举行的UKCL4第四届英国认知语言学大会、在英国兰卡斯特举行的的RaAM9第九届国际隐喻研究及应用大会、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的LCM V 第五届语言、文化与心智会议以及在德国弗莱堡举行的的DGKL2012德国认知语言学会年会的评审委员会的匿名双重审核,并被录取为会议口头报告。
在会议组织方面,李惠协助李福印教授参与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协办的的CIFCL9,10,11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的组织筹备工作,作为论坛志愿者负责了会议注册、参会人员接待、论坛主讲人陪同、会议程序手册的编辑打印工作,后续所参与转写的论坛内容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在三届论坛中所服务的国内外参会人员共计300+人次,陪同的学者包括前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Lauran Janda, Cognitive Linguistics杂志主编Ewa Dabrowska, 德国认知语言学会Guenther Lampert及Martina Lampert教授,“认知语义学之父” Leonard Talmy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Jürgen Bohnemeyer教授,以及新墨西哥大学Sherman Wilcox教授。
李惠于2012年8月获得了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人脑与心智研究所的学术访问奖学金,成为全球获此奖学金的15名获奖者中唯一的一位亚洲学生,并于10月赴德国柏林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术访问,参加了该研究所的密集培训研究课程,与心智哲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参观了ERP,EEG以及fMRI实验室,了解了认知科学最前沿的实验方法,同时,与其他14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及墨西哥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就学术生涯规划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目前,李惠同学已被德国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at Mainz大学的英语与语言学系录取为2013级博士研究生,师从Martina Lampert博士进行英汉书面语注意力系统的比较研究,该研究以美国认知科学家Leonard Talmy的“语言中的注意力系统”为基本的理论框架,以Martina Lampert博士的“Attention and Recombinance”对这一注意力体系的系统应用为基础,第一次将书面语纳入语言中注意力系统的研究范围,并且第一次将现有的关于英语中注意力因素的分析扩展到汉语中,属于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课题。在此项研究计划的提出、撰写中她多次与Talmy教授和Lampert博士进行了电子邮件交流,得到了他们的耐心指点,研究计划的终稿得到了他们的肯定。
该课题将挑战语言学界一直以来在逻各斯中心主义及语音中心主义影响下对书面语的忽视,倡导重新将书面语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现象纳入语言学研究之中,从对印欧语系中以英语为代表的表音文字体系与汉藏语系中以汉语为代表的表意文字体系的对比分析为出发点,系统地梳理书面语中有别于口语的注意力因素,进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汉语书面语注意力系统。该项研究提出将汉语中的偏旁部首对应于英语中有意义的最小单位---词素,对汉语语言学界一直以来关于“词本位”与“字本位”的争议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为重新认识汉语与汉字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